111年度淨零排放推動計畫追加2.22億元,三本報告書竟未見具體規劃和執行方案?
郭昭巖要求市府盡速提出詳細計畫並做市民表率,以符世界潮流和國家淨零排放標準
淨零排放的規劃建置,應從市府指標性公共工程、BOT及地上權開發計畫及活動做起
郭昭巖議員於111年4月27日市府追加減預算質詢時,就市府111年度淨零排放推動計畫追加2.22億元,產發局追加「工商業輔導及補助」1.10億元,環保局追加辦理「耗能及設備汰換」1.08億元;「建築效能揭露」0.04億元三筆預算高達2.2億,但市府卻未在所提供議會的報告書中載明具體的內容和實施辦法即為考的追蹤評價,甚至恐有打著「淨零排放」為名追加預算,卻作送財童子之嫌,向市長提出質詢。郭昭巖除要求市府於質詢後兩周內提出此三筆追加預算更詳細的資料,同時當做市民表率,淨零排放的規劃設計與相關建置應從自己指標性公共工程、BOT及地上權開發計畫做起,包括即將舉辦的2023燈節活動、工程物價調整追加預算的各項工程,同步檢視以符合世界潮流和國家的減碳標準。
郭昭巖議員表示,高達2.2億的市府111年度淨零排放推動計畫中不僅不見產發局的「工商業輔導及補助」具體內容,其輔導的標準與項目和補助的標準,甚至一億一千萬會分給誰,補助的效益如何追蹤評價通通沒有半點說明。而環保局「耗能及設備汰換」是指公家機關的,還是民間私部門的補助?從市府提供的資料尚無法看出。為有效監督市政為民眾荷包把關,她要求市府應該詳細說明,包括(1)產發局應說明輔導對象的類別,輔導的項目及補助的標準,是各公司行號送申請書嗎?如何審查?如何決定補助金額?(2)環保署如何決定能耗標準,請舉例說明是那些耗能設備?為什麼要由環保舉編列預算來做汰換?如何追蹤效果?
郭昭巖提醒市長,台北市如果要準備打造電動車的友善環境,應檢討是否有就目前充電樁的數量與位置做盤點,有何公共政策以鼓勵民眾用電動車而逐步淘汰汽油車。
她表示,為因應新市場預定營運就將面臨2025、2030、2050氣候變遷、碳中和淨零排放管理,重點就是要符合節能減碳、減少用電量,但又為確保蔬果保鮮,分區冷鏈、冷藏區仍應規劃提供充分滿足所需的營運設備或是設備空間,故市府應在規劃設計上如何盡量去達到節能減碳又符合用電需求。
郭昭巖具體建議,要就目前規劃興建中的全國最大批發市場市府做檢討,建物外牆是否有考量降低日照吸熱、樓頂遮陰、廊道引風降溫這些功能設計,以減少未來市場營運時採光照明、空調冷凍等耗電設備的用電?也提問正在改建中的環南市場、南門市場和魚果菜市場是否有做相關規劃?產發局雖回答皆有座綠建築設計,但郭議員要求產發局提出更清楚的相關規劃,希望能讓北市市場改建朝向台灣首屈一指的綠色批發市場、碳中和建築物!